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12的文章

『Batman 蝙蝠俠』電影配樂 (1989) Danny Elfman

電影『 Batman 蝙蝠俠』Danny Elfman配樂 Danny Elfman是一位配樂天才, 1953年生於德州,18歲曾旅居法國及非洲, 年青的Danny 大概只是一名搖滾樂發燒友, 回國後自己組成了一隊專玩前衛的樂隊, 名為 The Mystic Knights of Oingo Boing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7LHgYFR7f4 這隊樂隊後來改名 Oingo Boingo, 出過不少專輯,都是在迷幻搖滾的另類中演繹, 他們在電子樂上摸索出不少經驗, 成為Danny Elfman日後的基本風格. Oingo Boingo《Little Girl》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Itz-uNjoZA&feature=related   Danny Elfman亦很熱愛電影音樂, 打從少年時代,在觀看電影時, 已經猜測配樂出於那些人的手筆. 他自己家族亦是搞電影的, 哥哥Richard Elfman 是導演,演員,製片及電影作家, 1980年開拍『Forbidden Zone』時, Danny Elfman自然而然地幫上了一把,負責了配樂. Forbidden Zone 198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OhncfDJum8&NR=1 自此 , Danny Elfman便步上了配樂的行業, 雖然他沒有接受過甚麼學院派的教授, 亦自稱對古典認識不多,然而, 他師承於自少年所熱衷的各大名家之電影配樂, 這些配樂都是雄厚的古典背景, 集了各家的大成,Danny很能夠掌握畫面、劇情, 銀幕上的光與影,他都能夠捕捉到音效的表達, 於是,揉合了交響樂,電子樂,不依定規的靜與動, 不按規則的巨響、大聲、小聲、無聲……等等 展現出詭譎、迷離、視覺上有官能方面的刺激, 聽覺上對未來的劇情有所期盼, 於是成為了Danny Elfman獨一無二的迷人風格. 電影 『Batman』(1989)將他的功力展現無遺, 他確是一位電影配樂天才! Batman Begins Trailer with Danny Elfman Theme htt...

安娜與國王 Anna And The King 電影配樂

電影『 Anna And The King』 電影配樂主要是更突出劇情效果 , 並不需要動聽, 如果是恐怖片, 更有慄人剌耳之聲,常人不會喜愛.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b4WaiX4A_Q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Kg5NdwH8z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oCyAjNM2P8 電影,配樂大師 Thomas Newman 有其見解, 認為配樂是電影的附屬品, 其功能是使劇情更為迷人,所以不一定耐聽! 但鄙人最敬愛的配樂大師 John Barry卻完全相反, 他創作的大部份配樂都很動聽, 甚至喧賓奪主, 比電影本身更要引人入勝. 每次聽到一些熟悉的配樂, 不期然會想起劇中的人,想起電影裡的情節, 想起有情人無法在一起的唏噓! 例如最有名的 John Barry《Somewhere In Tim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pkHzM_9cHA&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f8C_fkEXqQ&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kkN6mT9pyk   近代人錯用了『浪漫』一詞, 『浪漫』的原意必和『淒美』連在一起, 是兩情相悅卻沒有結果的情愫, 配樂對『浪漫』可以表達得很美, 例如 John Barry 的《Hanover Street》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RRtEAdAwd8&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RZ0473X_g   近期才看另一齣有名的電影『Anna And The King』 實在是意外的驚喜, 影片由 George Fenton 配樂, 手法美得不可方物, 可與 John Barry 相題並論, George Fenton-電影『Anna And The King』幾首soundtrack http://www.yo...

亞瑟王King Arthur電影配樂 /香港譯《王者無敵》

King Arthur 亞瑟王/香港譯《王者無敵》 英雄的節奏 : (電影King Arthur Soundtrack) Hans Zimmer《Knights March》 無論中外,無論古今, 任何民族文化對勇敢的人總有一種尊崇, 人們尊重視死如歸的勇氣, 這種勇氣往往反映出人的品格, 相反地,懦弱的人便會成為貪生怕死之輩, 受人鄙視! 『風蕭蕭兮易水寒,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引刀成一快, 不負少年頭』 那是何等的豪情,天地為之變色! 不少的文學著作,戲劇內容, 都會歌頌英雄事蹟, 中外如是, 古今如是! King Arthur是英國古代神話, 其中的『石中神劍』,『 圓桌武士』, 甚至連小童都會熟悉這些故事! 雅虎知識對亞瑟王有頗詳細之介絡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08011301141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06073000777 中文維基百科-亞瑟王 http://zh.wikipedia.org/zh-tw/%E4%BA%9A%E7%91%9F%E7%8E%8B   這樣的題材不斷地出現在歌劇、電視、電影, 可見其影響力深入民心。 最近的一齣『KingArthur』電影在2004年公映, 有不錯的票房收入! http://www.imdb.com/title/tt0349683/ 英文維基 - 『KingArthur』電影及歷史資料 http://en.wikipedia.org/wiki/King_Arthur_%28film%29 『King Arthur』2004電影內, 有這樣的一幕, 只有 King Arthur 單槍匹馬面對數萬大軍, 他的同袍帶著妻兒財寶在另一條路上準備衣錦還鄉, 雙方交戰在即,少不免戰鼓齊鳴, 這一班準備回鄉退休的戰友們突然聽到了鼓聲, 都好像患了職業病, 馬匹亦按奈不住,不期然放棄了回鄉的衝動, 戰鼓的聲音把他們吸向戰場, 於是,KingArthur的武士再一次齊集, 只有那麼六個人,面對數萬大軍, 每個人心裡面都知道一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