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Batman 蝙蝠俠』電影配樂 (1989) Danny Elfman

電影『 Batman 蝙蝠俠』Danny Elfman配樂 Danny Elfman是一位配樂天才, 1953年生於德州,18歲曾旅居法國及非洲, 年青的Danny 大概只是一名搖滾樂發燒友, 回國後自己組成了一隊專玩前衛的樂隊, 名為 The Mystic Knights of Oingo Boing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7LHgYFR7f4 這隊樂隊後來改名 Oingo Boingo, 出過不少專輯,都是在迷幻搖滾的另類中演繹, 他們在電子樂上摸索出不少經驗, 成為Danny Elfman日後的基本風格. Oingo Boingo《Little Girl》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Itz-uNjoZA&feature=related   Danny Elfman亦很熱愛電影音樂, 打從少年時代,在觀看電影時, 已經猜測配樂出於那些人的手筆. 他自己家族亦是搞電影的, 哥哥Richard Elfman 是導演,演員,製片及電影作家, 1980年開拍『Forbidden Zone』時, Danny Elfman自然而然地幫上了一把,負責了配樂. Forbidden Zone 198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OhncfDJum8&NR=1 自此 , Danny Elfman便步上了配樂的行業, 雖然他沒有接受過甚麼學院派的教授, 亦自稱對古典認識不多,然而, 他師承於自少年所熱衷的各大名家之電影配樂, 這些配樂都是雄厚的古典背景, 集了各家的大成,Danny很能夠掌握畫面、劇情, 銀幕上的光與影,他都能夠捕捉到音效的表達, 於是,揉合了交響樂,電子樂,不依定規的靜與動, 不按規則的巨響、大聲、小聲、無聲……等等 展現出詭譎、迷離、視覺上有官能方面的刺激, 聽覺上對未來的劇情有所期盼, 於是成為了Danny Elfman獨一無二的迷人風格. 電影 『Batman』(1989)將他的功力展現無遺, 他確是一位電影配樂天才! Batman Begins Trailer with Danny Elfman Theme htt...

安娜與國王 Anna And The King 電影配樂

電影『 Anna And The King』 電影配樂主要是更突出劇情效果 , 並不需要動聽, 如果是恐怖片, 更有慄人剌耳之聲,常人不會喜愛.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b4WaiX4A_Q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Kg5NdwH8z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oCyAjNM2P8 電影,配樂大師 Thomas Newman 有其見解, 認為配樂是電影的附屬品, 其功能是使劇情更為迷人,所以不一定耐聽! 但鄙人最敬愛的配樂大師 John Barry卻完全相反, 他創作的大部份配樂都很動聽, 甚至喧賓奪主, 比電影本身更要引人入勝. 每次聽到一些熟悉的配樂, 不期然會想起劇中的人,想起電影裡的情節, 想起有情人無法在一起的唏噓! 例如最有名的 John Barry《Somewhere In Tim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pkHzM_9cHA&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f8C_fkEXqQ&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kkN6mT9pyk   近代人錯用了『浪漫』一詞, 『浪漫』的原意必和『淒美』連在一起, 是兩情相悅卻沒有結果的情愫, 配樂對『浪漫』可以表達得很美, 例如 John Barry 的《Hanover Street》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RRtEAdAwd8&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RZ0473X_g   近期才看另一齣有名的電影『Anna And The King』 實在是意外的驚喜, 影片由 George Fenton 配樂, 手法美得不可方物, 可與 John Barry 相題並論, George Fenton-電影『Anna And The King』幾首soundtrack http://www.yo...

亞瑟王King Arthur電影配樂 /香港譯《王者無敵》

King Arthur 亞瑟王/香港譯《王者無敵》 英雄的節奏 : (電影King Arthur Soundtrack) Hans Zimmer《Knights March》 無論中外,無論古今, 任何民族文化對勇敢的人總有一種尊崇, 人們尊重視死如歸的勇氣, 這種勇氣往往反映出人的品格, 相反地,懦弱的人便會成為貪生怕死之輩, 受人鄙視! 『風蕭蕭兮易水寒,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引刀成一快, 不負少年頭』 那是何等的豪情,天地為之變色! 不少的文學著作,戲劇內容, 都會歌頌英雄事蹟, 中外如是, 古今如是! King Arthur是英國古代神話, 其中的『石中神劍』,『 圓桌武士』, 甚至連小童都會熟悉這些故事! 雅虎知識對亞瑟王有頗詳細之介絡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08011301141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06073000777 中文維基百科-亞瑟王 http://zh.wikipedia.org/zh-tw/%E4%BA%9A%E7%91%9F%E7%8E%8B   這樣的題材不斷地出現在歌劇、電視、電影, 可見其影響力深入民心。 最近的一齣『KingArthur』電影在2004年公映, 有不錯的票房收入! http://www.imdb.com/title/tt0349683/ 英文維基 - 『KingArthur』電影及歷史資料 http://en.wikipedia.org/wiki/King_Arthur_%28film%29 『King Arthur』2004電影內, 有這樣的一幕, 只有 King Arthur 單槍匹馬面對數萬大軍, 他的同袍帶著妻兒財寶在另一條路上準備衣錦還鄉, 雙方交戰在即,少不免戰鼓齊鳴, 這一班準備回鄉退休的戰友們突然聽到了鼓聲, 都好像患了職業病, 馬匹亦按奈不住,不期然放棄了回鄉的衝動, 戰鼓的聲音把他們吸向戰場, 於是,KingArthur的武士再一次齊集, 只有那麼六個人,面對數萬大軍, 每個人心裡面都知道一件事, ...

007:縱橫天下The World isNot Enough 電影配樂 / 香港 新鐵金剛之黑日危機 / 黑日危機

007:縱橫天下影評The World isNot Enough / 香港 新鐵金剛之黑日危機 John Barry 跟David Arnold是兩個不同時代的人物, 但他們在007電影的配樂上卻形同父子, John Barry 在去年 (2011年)1月31日逝世, http://ntdtv.com/xtr/b5/2011/02/07/a489559.html David Arnold 一向尊崇JohnBarry在007配樂上的成就, 而當他接手007配樂權後, 亦真的努力保存JohnBarry 的特有曲風, 後來發展出來的創作, 亦可以跟一貫007主題前呼後應, 1999年的007電影是『TheWorld is Not Enough』, Trailer: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COXJSYpuMg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4JgqBlbnJk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Ek36uobP9Q&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rLVlLjpuYs&feature=related 鄙人是 007的粉絲, 亦覺得這是一齣值得重看又重看的電影, 配樂由 David Arnold負責, 真的可以十分像樣地繼承JohnBarry的風采 之前雖然有些配樂高手接替JohnBarry, 但始終欠缺了Barry的味道 而Arnold 的格調,都刻意去提升舊有007的曲風。 英文維基DavidArnold http://en.wikipedia.org/wiki/David_Arnold 兩個中文網站約略介紹David Arnold http://movie.kingnet.com.tw/search/index.html?act=actor&r=1123036815 http://dailynews.sina.com/bg/ent/film/sinacn/20101227/23412115085.html 『The Worldis Not Enough』電影主題曲 http://www.youtube....

傲慢與偏見 Pride & Prejudice 2005 電影配樂

2005年電影『傲慢與偏見』 『傲慢與偏見』是十八世紀英國名著, 多次被搬上銀幕, 原以為這種題材會非常沉悶, 但2005年電影『傲慢與偏見』卻出奇地討好, 導演手法流暢, 男角的『木訥』予人印象深刻。 傲慢與偏見-中文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2%B2%E6%85%A2%E8%88%87%E5%81%8F%E8%A6%8B 2005年電影『傲慢與偏見』-中文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2%B2%E6%85%A2%E8%88%87%E5%81%8F%E8%A6%8B_%282005%E5%B9%B4%E9%9B%BB%E5%BD%B1%29 2005年電影『Pride andPrejudice』Trailer http://www.cinemagia.ro/trailer/mandrie-si-prejudecata-pride-prejudice-422/   『Pride andPrejudice』Main Them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qpw2Y8uDPM&feature=related   2005 『Pride and Prejudice』電影內大部份配上舊有的古典樂曲, 但主要的配樂由Dario Marianelli負責, 還好,Dario Marianelli的琴音沒有沉甸甸的愁霧不散, 只有很日常化的,很平淡的守安素常, 沒有漣漪,沒有浪花,淡淡然的一份寧謐…… 《Dawn》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PBeaSbFuDo&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JabYvSUDF8&feature=fvwrel 《Liz On Top Of The Worl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66-aDdb5OU&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ISaqrS_XpQ ...

007:誰與爭鋒 Die Another Day電影配樂 / 新鐵金剛之不日殺機 / 007之擇日而亡

走在時代之前的電影主題曲 - 007電影『Die Another Day』 007電影的 opening 畫面,都是時代尖端的設計模範, 影片內各方面的設備,時裝,武器, 甚至要走在時代潮流之前, 就算將六十年代的畫面展現眼前, 亦有其迷人的專業丰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DitUVMMzE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cNAIl3Jmpk 經歷了半個世紀,007電影的配樂不但與時並進, 它更需要走在時代之前, 就算聘用國際級專業的前衛音樂大師, 是理所當然的,原以為 Moby 會成為網羅對象, 之前曾分享他的作品『The Beach迷幻沙灘』: 香港片名『迷幻沙灘』 台譯『海灘』 影片內容不怎麼樣,但配樂卻十分出色, 出自Techno電子樂頂尖高手『Moby』的作品. 一中文網站對『Moby』的介紹 http://shopping.g-music.com.tw/GMusicSinger.aspx?Param1=893&Param2=40-F5-F8-96-78-6C-95-A7-4B-8A-C4-02-53-BF-BD-34 英文維基百科『Moby』資料 http://en.wikipedia.org/wiki/Moby 『 The Beach迷幻沙灘』劇情圍繞在一個幾至與世隔絕的海灣, 遺世獨立,美若桃園, 一部份人就認為插曲就是針對這樣的寫照, 但另一部份人卻認為影片內容樸朔迷離, 人在其中無法自主, 只有隔絕,只有無助, 故此插曲就是對『疏離』的表達. 鄙人亦傾向於後者, 冷金屬的電子樂聲, 少了溫暖,卻多了很多的迷網! Moby《Porcelain The Beach》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Ed3njp-2QI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d1nAbAswZM&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UH4WqZLx7A   不得不承認,這首音樂的音效只有電子樂才能演奏出來, 傳統的樂器要就是全開(...

阿凡達 Avatar 電影配樂

電影『阿凡達 Avatar』 電影製作被稱之為夢工場, 無論是有電影史以來時間上的遠近, 無論是不同國家地域,不同的異族民化, 只要是涉及電影的情節、內容、景觀, 少不免會有相似、借用及相互觀摩。 電影『阿凡達Avatar』總予人有一種既新鮮, 卻又好像是『似曾相識』的感受, 因為二十多年前宮崎駿動畫『風之谷』, 亦是以毒氣彌漫整個星球為背景, 亦是倚靠一種巨型的當地群居異獸才能反敗為勝。 『占士·金馬倫』是大師級的導演,長於特技表達, 戰績輝煌, 上一齣電影『鐵達尼號』在1997年已經轟動全球, 一網站介紹名導演『占士·金馬倫』較為詳盡 http://www.designerhk.com/forum/post/1946 十二年後憑電影『阿凡達Avatar』再下一城, 成為荷李活(好萊塢)海外最賣座的電影, 並且,隨著它的成功,將會精心策劃開拍績集。 電影『阿凡達Avatar』中文維基 http://zh.wikipedia.org/zh-hk/%E9%98%BF%E5%87%A1%E8%BE%BE 電影『阿凡達Avatar』Trailer http://www.imdb.com/video/imdb/vi531039513/ 值得一題的,是電影內的反美軍情緒, 鄙人反而欣賞金馬倫在這方面的詮釋與勇氣, 其實觀眾不會對壞蛋的名字有甚麼意見, 管他是『地球防衛軍』, 管他是『星球作戰部隊』, 但金馬倫偏偏用上了『美國海軍陸戰隊』, 表明了是有心的『挑釁』, 因為金馬倫始終是『荷李活(好萊塢)』人, 一向都是秉承大美國精神傳統, 在電影中宣揚『大美國』是他們的天職, 然而這個『大美國』卻愈來愈不像樣, 他們的正義、道德與勇氣已經漸漸淪亡, 只剩下貪得無厭, 如同電影的結局。 (一報評電影內之反美情緒) http://gb.hkbt.com.hk/a-20100107-51781/1262879660 電影『阿凡達Avatar』影評 http://038221988.web66.com.tw/web/UPT?UPID=56274 電影『阿凡達Avatar』配樂由James Horner負責, 1997年電影『鐵達尼號』讓他步入高峰 配樂JamesHor...